台灣區航太工業同業公會
Taiwan Aerospace Industry Association

助攻台廠進軍國際市場 國產控制器將機器手臂精度提升至航太等級

2018/9/5
541228-1-KT6WP.jpg
541228-1-KT6WP.jpg

2018-09-05 物聯網

航太產業是世界各國重點發展展業,除了技術門檻高外更具有高附加價值,若能在發展上取得成就,可使台灣在國際間取得競爭優勢。過去航太零件生產雖多以五軸工具機加工,不過隨彈性化生產需求,機器手臂也為市場主力之一,但目前機器手臂導入航太產業最大的問題在於精度不足,台廠若欲搶食航太市場大餅,就得需就精度問題先行解決。

工研院副院長劉軍廷指出,由於航太產業屬於高精密產業,航太零件在生產條件上相當嚴苛,傳統多以加工精度較佳的五軸工具機進行加工。不過高階五軸加工機一台售價數千萬元,在成本考量下,再加上隨彈性生產需求湧現,廠商開始尋求導入機器手臂進行航太零件加工,預期可降低60%以上的成本。

目前機器手臂在航太工業的應用,主要包括繞切、鑽孔、打磨、拋光、機身蒙皮組裝等領域。不過目前導入機器手臂最大的技術瓶頸在於精度不足,甚至連歐美航太廠商如波音公司(Boeing)也嘗試藉由策略聯盟方式來提升精度。

由國內航太龍頭漢翔與工研院、盟立自動化合作開發的「航太加工高精度機器人」自2017年8月底簽屬合作備忘錄後,短短一年即展現成效,且在今年台灣機器人與智慧自動化展中展出,其跨過航太高門檻的±0.25mm精度,未來可大大有利於台廠跨入航太加工產業,搶食國際訂單。

據悉,航太加工高精度機器人背後係由工研院負責開發的機器人控制器平台eMIO,可解決現行機器人因絕對精度不足所造成的位置偏差。目前市面上高荷重機器手臂的絕對精度多在1mm~10mm之間,無法滿足航太等級加工的要求,預期在導入eMIO平台並完成相關系統整合後,可針對不同臂長的機器手臂優化其絕對精度。

工研院表示,航太產業對於加工精度的要求門檻在±0.25mm,而此航太加工高精度機器人經由控制器調校,可達到±0.23mm的精度,且相較國外機器人加工系統,成本可下降50%以上,未來有望協助國內廠商打入航太用高精度機器手臂市場的龐大商機,搶食國際航太大單。

相關網址

https://www.digitimes.com.tw/iot/article.asp?cat=158&id=0000541228_OQY32LTK1UL4WB90KT6WP

新聞相片